记者:从您的研究领域和工作来看,为实现“双碳”目标,您有什么建议?
赵黛青:自从2004年起,我和我所在的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就一直从事区域和城市的能源发展、低碳规划等战略政策方面的研究。基于我们的研究和思考,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要持续推进提高能源效率和节约用能,继续深挖节能减碳潜力,减低单位GDP能源和单位GDP碳排放。国家“十一五”期间提出了约束性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十二五”开始增加了碳强度下降的约束目标,明确指引要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要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而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国家对各省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指引之一。二是不仅要重视强度目标,也要重视总量目标,如果不能控制好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并力争逐渐以经济发展脱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难以实现。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把碳减排、碳中和、碳移除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支撑我省的能源体系向低碳、清洁、高效、安全、智慧的方向转型,从而支撑我省社会经济绿色循环发展。
记者:在“双碳”目标之下,您觉得我省应当如何更好地应对其带来挑战?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方面有何建议?
赵黛青: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是需要通过长久的坚持和有力的行动来实现的,这必然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也对各级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持续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广东省能源供应结构中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还很低,应当加快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利用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和规模,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后需要的储能和电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此外,交通领域的油品消费是我省今后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我省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人口不断增多,推动交通领域的电气化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
二是提高能源效率,节约使用能源。目前全省部门和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可挖掘节能空间。根据我们的分析,推广应用局域集中供冷和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技术等,都是减低我省建筑部门能耗和碳排放的优选路径。从技术的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看,以上技术都是近期应该推广的,建议政府加强指引,促使企业积极开展节能技改活动,实现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是精准发力,出台相应配套新政策。实现“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政策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保障。在一系列的节能降碳举措中,许多是与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广大市民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应当综合考虑行业与从业者特性,出台引导性、激励性的节能减碳政策。例如,我省推行的分时电价政策、面向社会的碳普惠激励政策、碳标签政策等,就有效激发了全社会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的积极性。
记者:广东碳交易机制建设对“双碳”目标实现有何意义?
赵黛青:广东试点碳市场2013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完成了9个履约期。经过多年探索,我省积累了丰富的碳交易制度设计和市场运行经验,这也充分体现了广东“先行先试”的开拓精神和务实作风。同时,碳交易机制有效推动了我省广大企业的提质增效、能源替代和新技术应用,发挥了市场化机制创新的重要作用,也为国家碳市场建设的提供了可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我们知道,将企业经济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影响纳入成本范畴,有利于推动实现气候目标和节能减排工作,倒逼产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这是碳交易机制对企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约束作用的体现。虽然今年国家碳市场以电力行业为切入点、已经启动,并将逐步纳入更多的高耗能行业。但是,广东作为国家级碳市场建设试点省,其使命并没有结束。无论从广东省还是国际上能源转型动作较早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看,交通和建筑节能减碳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尤其是交通部门的油瓶锁定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非常大。再者,广东在电动车普及和大气环境治理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能源车产业也是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探索从制造商到消费端的排放权交易和碳普惠机制混合融合的碳市场机制,应该具有空间和创新价值。所以,碳交易机制对我省降低能源强度、达成“双碳”目标一定会有越来越重要的贡献。